close

  文/本報見習記者 蔡洪坡 記者 劉嵐 圖/本報記者 孟宇光 見習記者 張昊 趙傑
  捐獻造血乾細胞,為生命接力,全國第4179例,寫上了張紅傑的名字。
  5月16日上午,44歲的張紅傑躺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院”)的病床上,正為江蘇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彙集”生命的希望。
  張紅傑,石家莊監獄的一名獄警,也是一位正待高考的孩子的爸爸,他曾試圖瞞著同事和家人悄悄地完成捐獻,但入院向領導請假時,他不得不“交代”了實情。當同事“埋怨”他太過低調,這個堅韌而有擔當的漢子說,“沒覺得這是什麼大事兒。”
  生命的緣分
  5月16日早晨7時30分,省二院血液科繁忙如常。可對張紅傑來說,這卻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半小時後,他將走進採血室捐獻造血乾細胞。
  張紅傑的電話一直很忙,上一個剛剛掛斷,接著鈴聲又響起,病房前還站了一排來看望他的同事和朋友。“人緣兒很好。”記者跟他開著玩笑,他卻一臉輕鬆,“家人和朋友們都很緊張,反倒我自己沒啥壓力。”“醫生都講過了,捐髓沒危險,對身體也無害,要是真能救人一命,哪怕就是受點罪咱也值得。”張紅傑是一名有著近20年警齡的老獄警,一米七八的個頭兒,偏瘦,說話聲不大,卻透著一股堅韌和擔當。
  8時,張紅傑走進採血室,醫生在他兩個手臂上插上了兩個淺黃色的橡膠管子,病床旁邊的血液分離機也運行起來。張紅傑躺在病床上,表情坦然,透過門上的窗戶,不時地對著門外的朋友和同事微笑。
  12時40分,造血乾細胞分離結束,在床上躺了4個多小時的張紅傑坐起來。“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就是躺時間長了,胳膊有點麻。”任務完成,張紅傑很平靜,但當從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趕來的醫生遞上一封沒有署名的感謝信時,他陷入感動之中。
  由於中華骨髓庫有供、受雙方個人信息保密的規定,這封感謝信沒有署名,就連開頭的稱呼都是這樣的———“供體,你好。”看著信中溢滿的感激,張紅傑有些哽咽,他認為微不足道的一點付出,對於另一個生命卻是全部的希望。
  曲折的捐獻
  從參加工作,張紅傑有過5次獻血的經歷。2009年,在第5次獻血時,他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沒想到,4年後他接到了中華骨髓庫打來的電話,他的血樣和江蘇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沒想到巧合會降臨到我頭上。”接到電話,張紅傑有些小小的激動,爽快地答應進行二次配型檢測。去年12月5日,經過二次高分辨配型檢測,結果顯示兩人血樣非常匹配。這個結果讓張紅傑興奮中帶著緊張,雖對造血乾細胞捐獻略有瞭解,但畢竟沒有親見親歷,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
  今年3月17日,張紅傑進行了體檢,“節外生枝”的事出現了,他被查出了淋巴結炎,並且有癌變的可能。“我們當時就想,自己的身體要緊,紅傑肯定放棄了。”河北紅十字會業務部主任張忠橋得知體檢結果感到十分惋惜。“沒想到,時隔幾天,他給我打來電話說,他的淋巴結炎好了,捐獻的事兒咱們還接著來。”張忠橋說,體檢後,張紅傑就去咨詢了內分泌科專家,他的淋巴結炎是良性的,很快就治愈了。“他給我打的這個電話讓我很意外,很感動,紅傑真是仗義。”
  5月8日,雙方確定了移植計劃,並確定在16日進行造血乾細胞捐獻。
  善意的隱瞞
  在這之前,張紅傑沒和任何人提過這件事。確定捐獻日期後,需要跟單位請假住院,這事再也瞞不住了。“8日那天,他拿著紅十字會發給他的公函,找我來請假,我才知道這事,這麼大的事他也憋得住。”石家莊監獄獄偵處劉建琪處長埋怨道。
  得知張紅傑捐髓的事兒,單位同事里一下子炸開了鍋,“老張也太低調了。”5月16日早晨,值了一晚夜班的政治處主任趙紅衛直接就從單位趕了過來,不值班的同事們也紛紛趕來,大伙兒開玩笑,張紅傑是咱們省監獄系統首個捐髓的獄警,大家都覺得跟自個兒捐髓一樣臉上有光。
  除了沒告訴同事,張紅傑的家人也一直被蒙在鼓裡。張紅傑的女兒正在讀高三,還有20多天就要高考了,為了不影響女兒,張紅傑一直沒漏“風聲”,直到需要住院,實在瞞不住了,他才跟家人“交代”了實情。
  “家人也都挺理解的。捐獻乾細胞,救人一命,其實平時我們在監獄里,乾的也是‘治病救人’的活兒。”張紅傑笑笑,沒覺得自己幹了啥大事兒。
  正如他的同事所言,“老張太低調了”。
  (原標題:“低調”獄警“捐髓”救治江蘇患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ccorfq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